壮阳补肾常识大全

药材库 > 壮阳补肾常识大全 > 常见的脉象,常见的脉象特征

常见的脉象,常见的脉象特征

药材库 05-24 12:15:07 185

学习中医要克服的事情很多,各方面都要掌握。 在此试着说一下简单的诊脉。 准确地说叫“诊脉”,属于“诊察”。

清朝江筆華《诊脉歌》:「患者両腕、高骨、定定、寸脈量虎口、尺脈準腕彎曲、左寸心包、左寸心包、左寸胆、左尺司何、膀胱腎余、右寸胸中肺、胃脾右関、右寸胸中肺、胃脾属

脉部位实有3种,复诊、三部诊、寸口诊。 寸口诊所虽然家喻户晓,但实际上与历代医家流派不同,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左寸心; 右肺征; 左候肝胆; 右候脾胃; 左尺候肾和下腹; 右尺待肾和腹。

诊断“三部九候”,头、手、足三部,各有天、人、地三候,比较麻烦,现实中很少应用。

三部诊,即颈部迎人,双上肢寸口和双足背字型阳三脉分胃气和十二经气。 有时为了等待肾气而去太溪看病。

最常见的寸口诊察要求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,手臂伸直放置在与心脏基本相同的水平,手掌朝上,前臂平整,血流畅通。

被诊断出的成人脉搏和小儿脉搏不同。 这里也省略小儿的诊察脉。

成人脉在三指定位,首先用中指按压高骨(桡骨茎突)部位桡动脉闭合,继续用食指在闭合前(离心端)进行定尺,用无名指闭合后(近心端)进行定尺。

正常脉象,无浮沉。 不大不小,不强不弱,不快不慢,均匀平缓,节奏整齐,又称平脉或缓速。 脉搏清晰到数,一口气(即一呼吸)之间四次(相当于五次72~80次),节奏、强弱一致。

异常的脉象,这里一一简单介绍:

1、浮脈

脉搏出现的部位浅。 轻轻、用力按压的话反作用会稍微减少。 这多是外感的表现,浮紧是表寒,浮数是表热,浮而有力是表表,浮而无力是表虚。 但也可出现慢性病体虚或阴虚阳不可靠,浮阳外浮无力虚脉。 常见于感冒、感冒等传染病的初期。

2、沈脈

脉搏出现的部位很深。 需要再次按下。 此脉主里证,沉劲为里实,沉无力为里虚,沉慢为里寒,沉数为里热,沉涩为气滞血瘀,常见于水肿、腹痛、慢性病及多种虚弱性疾病。

3、伏脈

必须比出现沈脉的部位深,比按时按压沈脉还重。 多为邪气内闭、剧烈疼痛、厥证。

4、遅脈

脉搏少,一口气不足四至,主要寒证,慢而有力为凉积(阳虚阴盛),慢而无力为虚寒证,见于心气虚证等。

5、数脉搏

脉肩次数多,一息6~以上。 主热证,浮数表热,沈数里热,洪数实热,行数虚热,弦数肝火旺多,数少乏力也见于气虚证。

6、疾脉

一息七、八至,多属阳气极盛,阴气欲竭,或元气将脱的重证。

7、滑脉

脉象如珠滚动,多属邪盛,痰食内滞。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,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,病脉则多见于痰饮、食滞、瘀血、实热,如各种炎症,消化不良,实证闭经、恶性肿瘤等。

8、涩脉

脉象涩滞有刮连感。多属精亏、血少、气滞、血瘀,常见于贫血、失血、产后及血瘀等疾患。

9、弦脉

脉挺直而长,如按弓弦,有劲有弹力,脉管的硬度大。主气郁,肝胆病证及痛证。常见于外感少阳证,肝病,胆病,高血压病,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。

10、紧脉

脉跳有力之余,有绞转收缩感。主寒证,痛证及宿食。见于外感风寒、剧痛等。

11、缓脉

一息四至,不快不慢,不强不弱,脉来和缓,脉的硬度、张力适中,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,见于健康人。病脉则见于湿重,或病后复元。

12、洪脉

脉来感觉明显,但去时有衰退感,脉形宽,波动大。主热证,阳热亢盛。常见于高热病人。

13、大脉

脉形宽,波动大,但无来盛去衰之感,多是病势进展之象。

14、细脉

脉象如摸丝线,脉形窄,波动小。主虚证。常见于诸虚劳损,慢性病患者。

15、小脉

主病与细脉同。

16、促脉

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。为阳盛热实,或气血痰食停滞,见于气血痰食瘀滞,肿痛,诸实热证。脉细促而无力,多为虚脱之象。

17、结脉

脉搏慢而不规则的间歇。为阴盛寒积或气血瘀滞,见于气滞血瘀,痰结食积,症积、疝痛等。结而无力为气血虚衰,见于虚劳久病及各类心脏病所致的心律不齐。

18、代脉

脉搏呈有规律的间歇,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,歇止时间较长,为脏气衰微之征象,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,三联律等。

事实上,临床多见的脉象都是复合脉,也就是说,同时表现出不止一种脉象,如浮紧、浮数、沉迟、沉细数等,其临床意义一般是组成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合,

如浮紧脉主表寒证;浮数脉主表热证、沉迟脉主里寒证;沉细数脉主里虚热证等等。

诊脉时,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,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。并且,在诊视疾病时,不仅要辨病因、病位、病机,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,以判断疾病的预后。

脉诊并不能作为独立的辨证依据。一般来说,至少要配合舌诊。脉诊的学习,都是靠实践。所以,初期学习中医,尤其又不具备练习脉诊的条件的话,脉诊并非为学习中医的第一要务。